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互聯網與行業發展日益融合,正逐漸改變著傳統產業模式。未來互聯網+環衛的智慧環衛模式將成為環衛行業發展模式。在第一屆中國智慧環衛高峰論壇上,住建部環境衛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晶昊、北控環境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總監黃小山與北極星節能環保網就智慧環衛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
雖然我國垃圾處理市場空間巨大,但是傳統的垃圾收運模式存在著諸多問題束縛了垃圾處理產業的發展。目前在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系統建設中,長期以來研究重點大多放在垃圾的末端處理處置上,如垃圾填埋、垃圾焚燒等,而對于垃圾收運系統方面的研究相對滯后,缺乏系統的規劃管理體系、先進的技術手段等;
垃圾分類是實現智慧環衛的良好開端
在傳統的垃圾收運模式中,最受關注的是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是垃圾處理最重要的前端,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垃圾處理的效果。雖然垃圾分類已經在我國推行多年,但一直處于推而不進無法落到實處的窘境。究其原因有以下三點:
一、中國的垃圾分類其實還沒有嚴格的界定,起碼還沒有法定標準或者規范出來。
二、除了專業人士,目前中國的普通人士基本上只能憑生活經驗來區分垃圾的類別,從而導致干濕不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不分。
三、光靠設計垃圾桶,是解決不了垃圾分類的。要加強宣傳教育,從觀念上樹立垃圾分類的意識。
對于垃圾分類,北控環境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總監黃小山對北極星節能環保網坦言,垃圾分類是每個人的事。在我國之所以對垃圾焚燒發電存在爭議,是因為存在有害氣體的排放,而如果將垃圾分類做好,干濕垃圾分開并得到進一步處理之后再送到垃圾焚燒廠,又是另外一種結果。政府的工作是分類運輸、分類收集、分類處理,而這一切完全取決于老百姓的分類投放。日本、韓國、歐美國家的垃圾分類都是如此。垃圾分類是實現智慧環衛的良好開端,智慧環衛是未來環衛行業發展趨勢!
智慧環衛是未來環衛行業發展的趨勢
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深入,互聯網與行業發展日益融合,正逐漸改變著傳統產業模式。“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互聯網+”成為國家戰略,也就同時意味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已經是關系到國家的經濟命脈的重要一環。互聯網+環衛的智慧環衛模式既適應了產業發展的需求也順應了國家發展戰略,促進了環衛產業信息化、智能化發展。
智慧環衛,是依托物聯網技術與移動互聯網技術,對環衛管理所涉及到的人、車、物、事進行全過程實時管理,合理設計規劃環衛管理模式,提升環衛作業質量,降低環衛運營成本,用數字評估和推動垃圾分類管理實效。智慧環衛所有服務部署在智慧城市管理云端,對接智慧城市網絡,以云服務方式隨時為管理者及作業人員提供所需的服務。
談到智慧環衛的發展趨勢時表示,未來環衛服務將朝著手段信息化,裝備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智慧環衛是環衛行業發展的趨勢。目前已經有先行者像北京環衛集團、桑德環衛、杭州錦江、盈創回收等企業布局智慧環衛市場。隨著智慧環衛的不斷推進,會有更多的環保企業進入智慧環衛市場。未來智慧環衛會發展的越來越好!